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20:27:26  浏览:81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修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修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4年11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7年12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4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本市各类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人才交流服务行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定义)
本规定所称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与择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中介服务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从事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
第四条 (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原则)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尊重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个人择业自主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交流服务。
第五条 (主管部门)
上海市人事局(以下简称“市人事局”)是本市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主管部门。
区、县人事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第六条 (管理职责)
市和区、县人事局对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管理职责是:
(一)制定人才交流服务事业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二)审批设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
(三)审批需要通过新闻媒介发布的人才招聘广告;
(四)指导和监督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业务活动;
(五)处理人才交流服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 (设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条件)
设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开展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二)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工作人员; (三)有健全可行的工作规范。
设立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还须具备办理工商登记所必需的条件。
第八条 (申请设立的程序)
市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市级组织和市属企业事业单位及在本市的中央、外省市单位需要设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请;区、县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区、县级组织和区、县属企业事业单位需要设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向所在地的区、县人事局提出申请。其中申请设立
事业单位性质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还须经同级编制管理部门批准。
市或者区、县人事局接到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经审查合格的,发给《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许可证》。其中申请设立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在领取《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许可证》后,还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办理手续。
第九条 (年检制度)
对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实行年检制度。对非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年检,由市和区、县人事局进行;对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年检,由市和区、县人事局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
第十条 (变更和终止)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需变更或者终止的,应当按原申请设立程序办理变更或者终止手续。
第十一条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
(一)接受用人单位的委托,为其招聘人才;
(二)接受择业人员的委托,向用人单位推荐;
(三)为用人单位、择业人员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和咨询服务;
(四)举办与择业有关的各类培训。
市和区、县人事局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可办理市和区、县人事局委托的有关事项。
第十二条 (大型人才交流活动的举办)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需举办全市性或者行业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服务活动的,应当在举办日的15日前报市人事局核准。
第十三条 (提供信息和据实介绍的责任)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对择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所提供的情况负有核实的责任,并应当据实向有关各方介绍。
第十四条 (收费规定)
非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和市人事局核定。
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应当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报市物价局和市人事局备案。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处罚)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由市或者区、县人事局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规定,未经批准设立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未经核准举办大型人才交流活动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不据实中介、提供虚假情况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上海市人才交流服务许可证》。
营利性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违反工商行政管理规定和本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民事赔偿)
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因不据实介绍择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情况,致使当事人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七条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行为的处罚)
利用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场所、设施进行违法活动,扰乱人才交流活动的正常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
第十八条 (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处罚程序)
市或者区、县人事局对违反本规定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予以处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应当开具由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条 (应用解释部门)
本规定的具体应用解释问题,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1994年11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国家重点企业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经贸委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1]3号


关于国家重点企业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与经贸委联合发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和经贸委::

近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经贸委就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深入探讨。经研究,现就国家重点企业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认真做好辖区内国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工作,切实作到一厂一策,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管理。

1、对已经达标或依法关闭停产的企业,要加大现场监督力度,防止超标反弹或死灰复燃,确保企业稳定达标。

2、对治污设施已经进入调试阶段的企业,要抓紧作好达标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

3、对正在组织施工的企业,要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要求,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完工时间。

4、对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和没有采取治污措施的企业,要一家一家落实,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范围的要坚决淘汰。

5、对新的生产设施已经投产、被替代的老生产设施仍在生产并超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和经贸部门要联合建议政府依法关停被替代的老生产设施,不允许此类生产装置继续使用。

二、鉴于国家重点企业的历史原因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处理好企业环保达标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关系,对既不能按期完成达标任务又难以实施停产治理的国家重点企业,各地可以根据治污工程或技术改造工程的具体情况,定出企业达标计划,限期达标。申请限期达标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属于国家经贸委确定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

2、治理设施已经开工,资金已落实、技术可靠;年底前主要超标污染物治理工程仍未开工建设的企业不予考虑。

3、采用的是国际或国内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或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措施。

三、各地环保部门和经贸部门要严格根据上述要求,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审批。

1、由企业提出限期达标申请,定出缓期达标的实施计划。企业的达标方案应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和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企业的达标目标不再是目前的主要污染物基本达标,而应是所有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同时,承诺实施在限期达标期间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限产措施或实施清洁生产的减排措施。申请书和达标方案经当地环保部门和经贸委同意后,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经贸委审核。

2、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经贸委逐家审核企业上报情况,核定达标期限和企业的各项减排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限期达标企业统一汇总后,向省级政府作出报告。

3、经省级政府同意后,由省级政府报国务院,同时抄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经贸委。

4、省级环保部门要依据环境保护法履行相关的法律程序,对获批准的企业再次作出限期治理决定,规定企业的最后达标期限。限期达标的期限,以正在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时间为限,原则上不超过2002年12月31日。

四、在未得到国务院批准之前,各企业仍应执行辖区内地方政府的要求,不得以此为理由拖延执行当地政府的各项决定。

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在企业限期达标计划批准后,应加强对此类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放在减排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治污或技改工程的进展情况。对到规定期限后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处理。

2001年1月5日

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办法(试行)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


政府令 【 2009 】 5号


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办法(试行)

  《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办法(试行)》已经2008年11月20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二OO九年一月六日    



  

                  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通化市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改革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以下简称“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活动。
  第三条 通化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公民和组织。
  第四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贯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五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推荐、评审、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涉。
  第六条 市政府设立通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评审活动及评审结果等进行协调和作出决议。
  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技行政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评审的组织和全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励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评审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评审工作。参加评审的专家、学者名单在评审结束前应予以保密。

                 第二章 奖励等级、额度及条件

  第八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等级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九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金额度为:一等奖3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
  第十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科学技术成果: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成果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三)完成重大技术发明,在实施中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
  (四)在实施社会公益成果中,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和软科学研究,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第三章 评审和授予

  第十一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十二条 申报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候选成果必须是在通化市辖区内开发、应用、推广,已创造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并通过市以上科技行政部门验收(审定)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十三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候选成果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行政部门;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三)驻通国省属企事业单位;
  (四)市以上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单位。
  第十四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项目实行限额推荐原则。推荐单位按照市科技行政部门规定的限额推荐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候选成果,推荐时要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和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组要按照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科技进步贡献奖获奖成果及其奖励等级的建议。
  评审委员会根据专家评审组的建议,作出获奖成果、奖励等级及其获奖人选的决议。
  第十六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候选成果的参与人在评审本单位、本人及其亲属的成果时,不得作为评审委员会委员和专家评审组成员身份参加该项目的评审工作。
  第十七条 参与推荐及其评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技术秘密、剽窃技术成果。
  第十八条 经批准的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获奖成果,在授奖前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有异议,由组织申报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评审委员会裁决。
  第十九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励证书由评审委员会颁发。
  第二十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金按辖区所属由同级地方财政列支。市科技进步贡献奖奖金不计入单位的奖金金额,奖金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
  第二十一条 市科技进步贡献奖获奖成果的完成人,获奖结果计入其人事和学术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由市科技行政部门报评审委员会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三条 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市科技进步贡献奖的,由市科技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